电话:400-688-1034

监听反监听 收集军情招数多

日期:2014年02月25日 TAG:监听,监听,收集,反窃听

       美国中央情报局(CIA)前雇员、现国家安全局防务承包商博斯公司雇员爱德华·斯诺登6月9日经由英国《卫报》和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自曝身份,承认他揭露包括“棱镜”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。
        近50年来,美国曾经出现多次类似事件。如丹尼尔·埃尔斯伯格于1971年向美国《纽约时报》等媒体披露越南战争机密文件;1972年6月17日5名男子闯入美国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安装窃听器、偷拍文件,尼克松为了竞选总统,下令掩盖事件。《华盛顿邮报》得到“深喉”提供的消息,就“水门事件”穷追猛打,尼克松被迫辞去总统职务。
       有监听技术,就有反监听手段。针对不同的监听手段,也有针锋相对的反监听技术。概括起来,反监听必须做到: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;使用口令、代号、隐语、密码、密机、语言保密器等进行保密;用带有假情报的对话、声音、电文、信号来掩盖通信的真实意图;破获监听器,识破监听的技术手段,捉住暗藏的监听者等。

军方不用涉密电脑上网
       互联网是个开放的空间,拿涉密电脑上网,就等于将电脑里的涉密资料供全世界的黑客浏览。从近几年国内外一些网上泄密案件来看,保密与泄密只是一步之遥。尤其是军事单位,“网上不涉密,涉密不上网”应是一条训诫。有人会问,我把电脑里的涉密资料删掉,然后再上网行不行呢?答案是:不行!你虽然在表面上“删除”了,涉密信息实际仍“躲”在电脑硬盘里,只要稍懂电脑技术,通过简单的操作,就可以把你删掉的东西复原。所以,要做到任何情况下,绝对不能用涉密电脑上网。如果你上网,就必须做到使用一台没有机密的电脑,专管专用。
       此外,对于涉密软盘、U盘、移动硬盘也不能在上网电脑上使用,否则会导致“盘”上存储的信息泄露。对于国防和国家机关人员来说,在网络“作业”中,要切实遵守保密规定,做到不上网聊天,不在网上交友,不到不正规场所购买电脑及其软件,不随便将市场的软件程序、游戏安装在办公用的电脑或局域网里……只有这样,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网络“长城”。

激光通信不怕侦听干扰
       大气激光通信是以大气为传输介质的激光通信。由于激光频率极高,光束极细,方向性又好,所以用当今的电话设备无法侦听,用电磁波更难以截获和干扰。至于天空中电离层的变幻和骚动,地球两极上空极光闪烁等对它的影响也甚微,好似两股道上跑的车,互不干扰,因此其通信稳定,话音质量良好。大气激光通信不但可以传送电话,还可以传送数据、传真、电视和可视电话等。
        据报道,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就建造了一条直线距离为160-180公里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;美国海军电子中心则在17.6公里二氧化碳激光通信中实现了可通信率为99%的准全天候通信;日本用氦氖激光器在2公里线路上的传输速率达到1.544Kb/s。现在,各国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大通信距离,提高全天候性能和传输速率以及实现移动通信等方面。可见,大气激光通信已成为现代保密通信的得力工具。
      
经常安检要害部门设备
       防监听的根本是严格控制人与物的流入,经常进行设备的技术安全检查。要严格区分一般活动场所和机密场所的界线与范围,即便是内部人员,也必须严格划定不同等级区域人员进出的验证制度。重要的阵地和指挥中心等场所,应尽可能扩大警戒区域。同时,还必须严格控制可能进入机要场所的任何物品:如办公用品、生活用品、纪念品、礼品,甚至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未经检测的任何物品。重要部门新建的要害设施及建筑,从基础建筑材料、施工队伍及施工过程等各方面,都必须严格把关,包括老建筑新装修,应尽量采用有防监听能力的安全材料。
       要害部门的办公自动化设备,如:复印机、传真机、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等,必须统一进货,后期的维修、保养也必须统一归口。还必须定期进行监听器的技术安全检查。技术安全检查有常规检查和专用仪器检查两部分,常规检查通常是直观目测:主要有室内各种物体及各种设备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可疑物、线路、部件等。常规检测与专用仪器检测同样重要,前者的发现要与通过后者的鉴定有机结合起来。

无线电全波侦测接收机很灵敏
       1964年,联邦德国反监听电子专家赫斯特·舒维尔克曼以外交官身份到达联邦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。他很快就用金属探测器查出了克格勃所埋设的专线话筒监听网。舒维尔克曼每查到一个监听器,就用自己发明的仪器向话筒监听线路里送进高压电脉冲,把正戴着耳机监听的克格勃电得像被开水烫到的活虾一样乱跳。因此,预防和检查无线监听,灵敏度较高的无线电全波侦测接收机能派上用场。只要无线监听器在工作,一般都可搜索到。当然,这种搜索要非常细致。
       另外,由于安装无线监听器必须进入现场,有时还得更换电池,只要提高警惕,就能使监听者无机可乘。一些国家的重要机构还专门采用一种“笼子”办公室来谈论机密。所谓“笼子”,就是安装在房间中央的一个特制小房间,它的四周用金属网屏蔽,地板用绝缘体隔绝,照明电也经过滤波,以防止电波进入或泄出。“笼子”内部没有任何装饰,家具都是透明的,一放监听器就露馅。此外,对付专线话筒监听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肉眼看,细心检查墙上是否有裂缝和小孔,因为监听话筒都要靠通向室内的洞眼拾取声音。而对于那些隐藏在墙壁深处的金属话筒或电源线,可以用金属探测器进行搜索。

“铅墙”专门对付微波监听
         上世纪70年代,美国政府对克格勃用强力微波辐射美国大使馆一事提出强烈抗议,但前苏联方面置之不理。无奈之下,美国情报技术部门只得在1976年冬天,派了许多技术人员去为美国大使馆安装“反微波监听设备”。他们在使馆的窗户上全部装上了特制的金属网做成的“窗纱”,在会议室和机要室的墙壁中灌注进去能够挡回微波辐射的铅溶液,做成“铅墙”,还在重要部门安装了先进的“噪音干扰器”,来掩盖一些重要的谈话声。
       西方间谍机构对前苏联驻外大使馆也采取“以牙还牙”的态度。如日本对前苏联驻东京大使馆也采取了先进的电子监听,对使馆内的一个目标实施日夜电子监听。这样一来,克格勃也只得安装反监听设备了。他们把房间的墙壁、天花板和地板都做成双层,室外用特制的透明玻璃做成多层玻璃窗,既隔音,又防止任何监听电波出入;为了预防万一,在室内还安装了“音乐电子脉冲器”,不断地向空间发射,以干扰监听。

“棱镜”事件发酵升级 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不容松懈

来源:中国保密在线网 2013年6月以来,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·斯诺登提供的文件和约定,英国《卫报》和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最先抛出有关“棱镜”计划的信息资料。此后,美国监听世界的“新闻”不断曝光。

港媒爆料:中国量子通信反窃听

美国窃听海底光缆的丑闻最近被曝光。日媒称美国曾请求日本协助监听中国海底光缆。香港《大公报》昨日刊文称,目前,防止信息被窃听的最有效方法是进行加密,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,并在潜艇上

您还可能喜欢查看更多>>
  • DLU-02 全频激光摄像头探测仪

  • 小哨兵移动电子手机检测门


请您留言

感谢您的关注,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,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,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。

提交